当前位置:首页>指南解读>一文读懂|《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文章正文
×

一文读懂|《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

管理员发布|2022-07-19 10:45|收藏文章




来源:《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

编写: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2022年4月出版

01

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

1.1 烟草使用

2017年,中国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为260万,占全球因烟草使用而死亡人数(830万)的近1/3,烟草使用对中国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中国≥15岁男性吸烟率为50.5%,女性为2.1%。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17.9%,吸烟率为5.9%。超过50%的学生家里至少有一位吸烟的家长。


2018年,二手烟暴露率为68.1%,其中几乎每天都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35.5%。现在电子烟使用率为0.9%。≥15岁吸烟人群的戒烟率为20.1%。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对50多万名成人平均随访7年的结果表明,与从不吸烟者相比,城市男性吸烟者死于心血管病(CVD)的风险比(HR)为1.63,农村男性吸烟者为1.24。女性吸烟者死于CVD的风险高于男性。


1.2 合理膳食

1982—2012年中国全国营养调查(CNNS)和1989—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显示,中国居民的主要食物摄入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主要特征是谷物和蔬菜的摄入量减少,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增加,以猪肉为主。鸡蛋、鱼和奶制品的摄入量仍然很低,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只有很小幅度的增加。食用油明显增加,家庭烹调用盐减少,但食用油和烹调用盐的消费量均远高于推荐量。


在膳食结构方面,中国居民总能量摄入呈下降趋势。蛋白质摄入量变化不大,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呈明显下降趋势,脂肪供能比呈上升趋势且已超过膳食指南推荐的上限水平(膳食指南推荐范围:20%~30%),农村脂肪供能比首次突破30%的推荐上限;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的风险依然存在。


根据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73 572名≥2岁居民的数据,平均每标准人日的能量摄入量为2 007.4 kcal、碳水化合物266.7 g、蛋白质60.4 g、脂肪79.1 g。


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对8 777名6~11岁儿童的分析显示,该组人群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日摄入量分别为1 591.7 kcal、50.0 g、69.6 g和196.3 g。


对7 265名中国12~17岁人群的分析显示,膳食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平均每人日摄入量分别为1 995.0 kcal、253.8 g、84.5 g、61.4 g;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供能比分别为50.6%、37.1%、12.3%。


一项对CHNS 1991—2015年29 238名成人数据进行分析的研究显示,我国正经历传统膳食模式向西方膳食模式的转变:我国南方膳食模式(高摄入量的大米、蔬菜和猪肉)得分下降,现代膳食模式(高水果、乳制品、蛋糕和其他糕点)和肉类膳食模式(高摄入量的内脏、家禽和其他牲畜肉类)得分上升。


一项在2014年对我国14个省(市)27 485名≥3岁人群中开展的调查显示,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每日平均摄入量为0.5 g,供能比为0.11%;消费人群添加糖的每日平均摄入量为13.4 g,供能比为2.69%。13~17岁青少年为碳酸饮料高消费群体。


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中西部贫困农村27 374名中小学生的零食消费情况的调查显示,14.0%的学生每天吃零食≥2次,零食选择的前3位依次是蔬菜和水果(50.6%)、饼干和面包(50.1%)、膨化食品(40.0%)。


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显示,中国18~59岁居民过去一周在外就餐的比例为36.1%,23.9%的人在外就餐次数≥7次;男性、18~44岁人群、城市、高学历、家庭收入高、未婚以及在职人员在外就餐的行为更为普遍。与2010—2012年相比,18~44岁人群在外就餐比例增长了14.7%,45~59岁人群增长了9%。


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对181 795名≥18岁居民的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饮酒率为43.7%,饮酒者的平均酒精摄入量为28.3 g/d,危险饮酒率(男性平均每日纯酒精摄入量41~61 g,女性21~41 g)为9.4%,有害饮酒率(男性平均每日纯酒精摄入量≥61 g,女性≥41 g)为13.7%,饮酒率、危害饮酒率和有害饮酒率均较2010—2013年增加。


全球疾病负担(GBD)2017显示,2017年,膳食纤维摄入较低导致中国170 143人因缺血性心脏病(IHD)死亡。在与脑卒中有关的前5位危险因素中,膳食因素占3个:钠摄入过多、水果摄入不足、谷类摄入不足,人群归因分值(PAF)分别为38.5%、24.2%和24.1%。


CKB研究对461 047名30~79岁居民平均随访11.2年后发现,不健康的饮食方式(过去一年中不能每天摄入蔬菜、水果、鸡蛋,并且每天或每周摄入红肉)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HR=1.23,95%CI:1.14~1.33);过量饮酒(过去一年中每天酒精摄入量≥30 g)或戒酒增加缺血性脑卒中(HR=1.21,95%CI:1.17~1.26)和出血性脑卒中风险(HR=1.30,95%CI:1.20~1.40)。


低钠盐与脑卒中关系研究(SSaSS)是一项开放标签的整群随机试验,在中国600个村庄纳入了有脑卒中病史,或者年龄≥60岁且患高血压的20 995名居民,平均随访4.74年。结果显示,与食用普通盐相比,食用低钠盐者脑卒中发生风险降低了14%(每1 000人年事件数:29.14 vs. 33.65;RR=0.86,95%CI:0.77~0.96;P=0.006)。在食用低钠盐的参与者中,高钾血症引起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未显著高于食用普通盐的参与者。


1.3 身体活动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体质健康研究调查了各省共计12万~13万余名中小学生,发现2017年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身体活动达标率高于2016年,高中生达标率没有明显改变。


2016年,85.2%中小学生每周参加≥2节体育课。31.5%的中小学生每周参加≥5次课外体育训练。中小学生平时看各类屏幕时间(看电视、使用手机或电脑)≥2 h的比例分别为8.7%、11.5%、9.0%,而周末则分别升高至23.7%、27.7%、17.5%。


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显示,中国居民经常参加锻炼率为33.9%。除70岁以上人群外,30~39岁人群经常参加锻炼率最低,60~69岁人群最高。


CHNS发现,1991—2009年,中国成人平均身体活动总量呈下降趋势(399 MET·h/7 d vs. 213 MET·h/7 d)。2011年男性职业活动量较1991年下降了31%,女性的趋势类似。


CHNS还显示,中国成人静态行为时间从1991年的平均15.1 h/周增加至2009年的20.0 h/周。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显示,≥18岁成人业余静态行为时间由2010年的平均2.7 h/d升高至2013年的3.3h/d,城市升高幅度大于农村,男性、女性相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年发布的全球168个国家2001—2016年的身体活动数据,对其中40~74岁人群资料的分析显示,达到身体活动建议目标可以预防我国18.3%的过早死亡,相当于每年避免101.65万40~74岁的人过早死亡。


GBD 2016研究显示,中国归因于缺乏身体活动而导致的年龄标化脑卒中死亡率在1990—2016年趋于下降,男性年龄标化脑卒中死亡率由6.0/10万下降至1.8/10万,女性由3.4/10万下降至0.6/10万,男性的年度净变化率为-1.3%,女性为-2.9%。


对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队列中基线无CVD的100 560人中位随访7.3年的资料分析显示,与基线时未达到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推荐目标者相比,CVD发病风险在达标者中降低了26%(HR=0.74);高度活跃者的风险可降低38%(HR=0.62)。与基线及随访期间身体活动均不活跃者相比,保持活跃者的CVD风险可降低43%(HR=0.57)。


CKB队列研究中48.7万余名基线无CVD人群平均随访7.5年的结果显示,总身体活动量与CVD死亡呈显著负关联,与活动量最低组(≤9.1 MET·h/d)相比,最高5分位组(≥33.8 MET·h/d)CVD 死亡风险降低41%(HR=0.59)。身体活动量每增加4 MET·h/d,风险降低12%;增加职业或非职业活动均可降低CVD死亡风险。


对上海男性和女性健康研究中12万余名成人的长期随访显示,与不参加休闲身体活动者相比,中等强度休闲身体活动(如打太极拳、跳舞、健身步行等)参加者的CVD死亡风险下降14%(HR=0.86);即使未达到最小推荐量(7.5 MET·h/7 d),CVD死亡风险也有明显下降,并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GBD研究显示,2013年中国由于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医疗费用约48.6亿美元,占全球的10%,其中间接费用17.8亿美元,直接费用30.8亿美元。家庭支出占33.90%,政府支出占55.80%,第三方支出占10.30%。


对中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2007年)及中国卫生服务调查(2003年)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显示,2007年中国居民患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癌症和2型糖尿病直接归因于身体活动不足(未达到WHO推荐标准)的比例分别为12.3%、15.7%、8.5%、11.3%和13.5%,同时,因缺乏身体活动而导致的超重或肥胖还可进一步加重这种风险。2007年缺乏身体活动造成的经济负担为67亿美元,占当年主要慢性病全部经济支出的15.2%,直接医疗支出超过了年度中国主要非传染性疾病总直接经济负担的15%。


1.4 健康体重

2012年,中国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8.4%和3.1%。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9%和0.4%。


2012年中国≥18岁居民超重率30.1%,肥胖率11.9%。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加了7.3%和4.8%,农村增幅高于城市。


2014—2018年,中国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China PEACE)对270万名35~75岁人群的调查显示,女性年龄标化腹型肥胖(腰围≥85 cm)率为32.7%(32.6%~32.8%);男性(腰围≥90 cm)为36.6%(36.5%~36.8%)。估计全国每3个人中就有1人为腹型肥胖。


预计到2030年,中国成人(中国标准)、7~17岁儿童青少年(中国标准)和≤6岁儿童(WHO诊断标准)的超重肥胖率可能分别达到65.3%、31.8%和15.6%,而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可能分别达到78 995万、5 892万和1 819万。


根据GBD研究,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体重指数(BMI)的CVD 死亡人数为54.95万,归因于高BMI的CVD年龄标化死亡率为38.64/10万,11.98%的CVD死亡归因于高BMI。


中国超重和肥胖导致的直接医疗费用为84亿~239亿美元,间接医疗费用为626亿美元。


按照CHNS中观察到的超重肥胖率及费用发展趋势,在没有考虑医疗保健服务费用长期增长的情况下,2030年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预计为4 180亿元人民币(以下简称为元)。


1.5 健康心理

一项Meta分析发现,在基于医院的23项研究中,中国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症患病率为51%,0.5%~25.44%为重度抑郁症;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病率为34.6%~45.8%,3.1%~11.2%为重度抑郁症。


INTERHEART研究发现,中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抑郁症患病率为21.7%,明显高于无CVD病史对照组(10.4%)。虽然中国抑郁症患病率低于全球其他51个国家和地区,但抑郁与AMI的相关性高于其他国家(中国:OR=2.27,95%CI:1.95~2.65;其他国家:OR=1.37,95%CI:1.28~1.47)。


CKB对486 541名30~79岁中国居民的分析发现,重度抑郁症的患病率为0.6%,重度抑郁症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HR=1.32,95%CI:1.15~1.53),尤其是城镇居民的风险增加更为显著(HR=1.72,95%CI:1.39~2.14)。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中国32家医院3 273名抑郁症患者的分析发现,约31.3%的抑郁症患者以循环系统疾病为首发症状。其他表现还有失眠、胃肠道系统疾病、躯干疼痛、感觉异常、神经系统疾病、性欲减退、身体疼痛等。

02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2.1 高血压

在1958—1959年、1979—1980年、1991年、2002年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调查发现,≥15岁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粗率分别为5.1%、7.7%、13.6%和17.6%,总体呈上升趋势。


中国高血压调查(CHS)发现,2012—2015年中国≥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加权率为23.2%。估计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45亿。血压正常高值检出粗率为39.1%,加权率为41.3%,估计全国有血压正常高值人数4.35亿。


2018年,中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CCDRFS)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8个县(区),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的179 873名≥18岁常住居民的调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为27.5%(95%CI:26.6%~28.4%)。


CHNS研究对12 952名年龄>18岁中国成人前瞻性队列调查显示,高血压年龄标化发病率从1993—1997年的40.8/1 000人年增长至2011—2015年的48.6/1 000人年。


1991—2011年,CHNS在中国8个省(1997年增至9个省,2011年增至12个省)对≥18岁成年人进行了8次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血压正常高值年龄标化检出率从1991年的23.9%增加到2011年的33.6%。


2015年,中国≥18岁成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与既往调查相比,均有明显提高。


2005—2010年对12 497名成人随访5年发现,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男性饮酒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不饮酒者的1.236倍,女性是1.409倍。


2007—2010年全国8省调查、2011—2012年全国28个省横断面研究以及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均提示,空气污染可导致高血压危险增加。


一项Meta分析共纳入41项与高血压和抑郁相关的临床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8.5%。


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在对8 511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位随访3.34年期间,强化治疗组4 243例患者中有147人(3.5%)发生了主要结局事件,而标准治疗组4 268例患者中有196 人(4.6%)发生了主要结局事件(RR=0.74,95%CI:0.60~0.92)。强化治疗组的主要结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标准治疗组,绝对差异为1.1%。


一项研究发现,强化高血压控制(血压目标值降至133/76 mmHg)与标准高血压控制(血压目标值降至140/90 mmHg)相比,10年内可使中国高血压患者避免220.9万例冠心病事件、440.9万例脑卒中事件和7.51万例CVD死亡事件;与标准高血压控制相比,强化高血压控制可避免13%的脑卒中事件,使男性和女性分别避免17%和11%的冠心病事件。


根据2015—2025年中国心血管病政策模型预测,与维持现状相比,如果对已有CVD和尚无CVD的Ⅰ期和Ⅱ期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每年将减少80.3万例CVD事件(脑卒中减少69.0万例,心肌梗死减少11.3万例),获得120万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


中国若采纳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发布的成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并且达到目前的高血压治疗率,将使终身高血压药物治疗费用增加427亿美元,但CVD治疗费用减少37.7亿美元,同时防止141万因伤残而引起的生命年损失。


一项社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和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了抗高血压仿制药与原研药的长期降压疗效、成本-效果和心血管结局。发现仿制药组每位患者的年平均费用明显低于原研药组(分别为220.4美元和472.7美元)。使用仿制药每年平均为每位患者节省252.3美元,而两组降低收缩压的效果相似(分别为7.1 mmHg±1.0 mmHg和7.9 mmHg±1.0 mmHg)。仿制药组和原研药组的成本-效果比(随访时收缩压降低1 mmHg的年平均成本)分别为31.0和59.8。与仿制药物治疗相比,原研药每多降低1 mmHg的收缩压,成本增加315.4美元。


2012—2015年,中国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调查(CCACH)项目在全国6个城市对44 396名6~17岁儿童采用非同日3个时点的筛查策略调查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尽管采用中国和美国各自最新标准筛查的单个时点高血压患病率有所差异(17.1% vs. 15.4%),但经过非同日连续3次血压测量得到的患病率均下降了79%,最终的高血压患病率比较接近(3.7% vs. 3.3%)。


在全国5个城市30所小学1~5年级开展的营养与运动干预预防高血压随机对照研究中,以15所学校为对照组(3 333人),另外15所学校为干预组(3 431人)。干预组实施以人群为基础的营养促进(包括营养课程、发放营养宣传手册、对学校餐厅进行配餐指导)和运动促进(每日至少20 min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1年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儿童的收缩压下降了0.9 mmHg,高血压发病率下降了1.8%。


2.2 血脂异常

2015年中国成人营养与慢性病监测项目(CANCDS)对179 728名≥18岁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甘油三酯(TG)水平均较2002年升高。


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协作组分析发现,1980年,中国居民的平均非HDL-C水平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到2018年,则达到或超过了许多高收入西方国家的非HDL-C水平,为4 mmol/L左右。


北京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BCAMS)研究分别于2004年和2014年纳入6~18岁北京市儿童青少年1 660名和1 649名,结果显示,2014年儿童青少年TC、LDL-C、非HDL-C和TG水平与10年前相比均明显升高。


2002年CHNS、2010年中国慢性肾病工作组调查(CNSCKD)、2011年CHNS及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4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中国≥18岁人群血脂异常(定义为存在任一类型的血脂异常,包括TC≥6.22 mmol/L、LDL-C≥4.14 mmol/L、HDL-C<1.04 mmol/L、TG≥2.26 mmol/L)的总体患病率大幅上升,由2002年的18.6%上升为2012年的40.4%。


2012—2015年CHS对中国29 678名≥35岁居民的调查显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为34.7%。2014年中国脑卒中筛查与预防项目(CNSSPP)结果显示,中国≥40岁居民年龄与性别标化的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为43.0%。


2013—2014年第四次中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CCDRFS)项目与2015年CANCDS项目数据显示,中国居民血脂异常主要类型是低HDL-C血症和高TG血症。


2012—2013年一项研究调查了全国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3所中小学16 434名6~17岁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的总体检出率为28.5%(儿童血脂异常切点为TC≥5.18 mmol/L、LDL-C≥3.37 mmol/L、HDL-C≤1.04 mmol/L和TG≥1.7 mmol/L)。


2012—2015年CHS调查显示,中国≥35岁成人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为16.1%、治疗率为7.8%、控制率为4.0%。


第四次CCDRFS项目对163 641名居民调查显示,在15 382例高危人群中(占总人群的9.4%),LDL-C未达标率高达74.5%(LDL-C<2.6 mmol/L为达标);在2 945例极高危人群中(占总人群的1.8%),LDL-C未达标率高达93.2%(LDL-C<1.8 mmol/L为达标)。


血脂异常国际研究-中国(DYSIS-China)对25 317名≥45岁患者(调脂药物治疗至少3个月)的研究分析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高危、极高危人群的LDL-C治疗达标率分别为44.1%和26.9%。


2014年11月~2017年6月,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改善(CCC)项目在全国150家三级医院入选既往有明确心肌梗死病史或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此次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6 523例,发现再发ACS患者入院时的他汀治疗率为50.8%,LDL-C达标率为36.1%(LDL-C<1.8 mmol/L);其中≥75岁的再发ACS患者入院时他汀治疗率更低,仅为33.9%,达标率也更低,仅为24.7%(LDL-C<1.8 mmol/L)。


GBD 2017显示,高LDL-C归因死亡人数中81.76%死因为IHD,18.24%死因为缺血性脑卒中(IS);高LDL-C对IHD死亡的PAF为40.30%,对IS死亡的PAF为18.49%;高LDL-C归因死亡率为61.08/10万;高LDL-C造成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为1 816.21万人年,其中归因IHD的DALY为1 394.15万人年,占76.76%;DALY率为1 285.83/10万。


开滦前瞻性队列研究对51 407人平均随访6.84年,发现LDL-C升高(≥3.4 mmol/L)的累积暴露时间及多次测定的LDL-C累积暴露值均显著增加AMI的新发风险,提示LDL-C的心血管危害呈“累积暴露”效应,独立于单次LDL-C测量值。


CKB研究显示:LDL-C水平与IS呈强烈正相关,与脑出血(ICH)呈强烈负相关(LDL-C每降低1 mmol/L,IS相对风险降低15%,ICH相对风险增加16%),上述相关性进一步被孟德尔随机分析所验证,遗传风险评分相关的LDL-C水平每降低1 mmol/L,IS相对风险降低25%,ICH相对风险增加13%;HDL-C水平与IS风险呈负相关(LDL-C和HDL-C与IS的关联相互独立),与ICH 无关;TG水平与IS风险呈较弱的正相关,与ICH呈负相关。


一项研究纳入了中国多省队列研究中无ASCVD的成人21 265名(35~64岁),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10年ASCVD危险评估进行分类,结果显示:在低、中、高风险人群中,低剂量他汀类药物干预可使10年ASCVD发病率分别降低4.1%、9.7%和15.5%;将他汀类药物价格降低至2019年中央政府集中采购政策水平,可显著降低各类风险人群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从而大大提高他汀类药物用于ASCVD一级预防的成本效益。


2.3 糖尿病

1980年对30万全人群的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2015—2017年,在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75 880名18岁及以上成人的横断面调查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WHO标准)为11.2%(95%CI:10.5%~11.9%),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2%(95%CI:33.5%~37.0%);采用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诊断标准糖尿病患病率为12.8%(95%CI:12.0%~13.6%),其中既往确诊糖尿病患病率为6.0%(95%CI:5.4%~6.7%),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6.8%(95%CI:6.1%~7.4%)。估计目前中国大陆成人糖尿病人数达1.298亿(男0.704亿,女0.594亿)。


有研究基于浙江省糖尿病监测系统,对200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新诊断的879 76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的年龄标化总发病率为281.73/10万人年(95%CI:281.26~282.20)。标化年发病率从2007年的164.85/10万人年上升到2017年的268.65/10万人年,年均增加4.01%,且在男性、年轻人和农村地区人群中增加更快。


中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纳入了来自33个诊所的577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的糖耐量受损的成年人,以小组随机的方式被分配到对照组或者三种生活方式干预组中的一组(饮食、运动、饮食加运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从1986年持续到1992年。在30年的随访中,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使糖尿病发病推迟3.96年(中位数),糖尿病发病风险下降39%,心血管事件下降26%,复合微血管事件下降35%,心血管死亡下降33%,全因死亡下降26%。干预组脑卒中和严重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也明显降低,干预组较对照组平均预期寿命增加1.44岁。


数学模型估计,在全国范围内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非常具有效价比,可减少9.53%的糖尿病累积发病率,平均预期寿命增加0.82岁,QALY增加0.52,平均总成本减少700美元,增量成本收益比(ICER)为-1 339美元/QALY。


2.4 慢性肾脏病

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中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的全国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调查研究入选了47 204名>18岁的成年人,结果显示,CKD的总患病率为10.8%,以此推算中国约有1.2亿名CKD患者。其中,肾功能异常(eGFR<60 ml·min-1·1.73 m-2)的患病率为1.7%,白蛋白尿(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30 mg/g)的患病率为9.4%。


2015—2016年CHARLS研究纳入了6 706名≥60岁受试者,肾功能下降(eGFR<60 ml·min-1·1.73 m-2)的总患病率是10.3%(95%CI:9.3%~11.2%)。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不断增高(60~64岁,3.3%;65~69岁,6.4%;70~74岁,11.4%;75~79岁,22.2%;>80岁,33.9%)。


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CK-NET)2016年度报告显示,合并CKD诊断的住院患者占该年度总住院患者的比例为4.86%。CKD患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为13.90%,在高血压患者中为11.41%,在心血管病患者中为7.96%。18.82%的住院CKD患者合并冠心病,16.91%合并心力衰竭,13.22%合并脑卒中,4.01%合并心房颤动。


2016年,CKD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为15 405元[四分位区间(IQR)8 435~29 542元],高于无CKD患者的11 182元(IQR 5 916~18 922元)。血液透析患者平均花费89 257元,腹膜透析患者为79 653元。


2.5 代谢综合征

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在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纳入98 042名≥18岁调查对象,依据修订的NCEP ATP Ⅲ标准,发现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4.2%。


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对16 872名10~17 岁儿童青少年的调查显示,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提出的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4%;依据Cook标准,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4.3%。


2.6 空气污染

环境大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是影响中国DALY的第3位和第13位危险因素。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与室内空气污染相关的总死亡人数下降了72.7%,DALY损失下降了80.2%。


2000—2016年,中国归因于PM2.5长期暴露的超额死亡人数逾3 000万,年超额死亡人数为150万~220万。


一项在全国层面开展的PM2.5长期暴露及相关疾病负担评价研究显示,2000—2016年中国归因于PM2.5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达3 008万,自2013年以来,中国每年因PM2.5暴露导致的总死亡人数呈逐渐下降趋势。


基于我国272个城市2013—2015年大气污染和死因逐日数据开展的系列研究发现,随着PM2.5、粗颗粒物(直径2.5~10 μm)、O3、SO2、NO2和CO暴露浓度的增加,CVD死亡风险增加,大气污染物暴露浓度升高还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一项基于中国22.6万名城市居民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与一直使用清洁燃料做饭的居民相比,使用固体燃料做饭的居民全因死亡、CVD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19%、24%和43%。另外,厨房通风可降低19%的全因死亡风险和25%的CVD死亡风险。

03

心血管病社区防治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践行“健康中国”理念、推动“健康入万策”的先导性项目。截至2020 年,在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建成488个国家级“示范区”,覆盖全国17.1%的县(市、区),已超额完成《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出的中期指标(2020年“示范区”覆盖率达到15%)。


天津市“示范区”在开展“三减三健”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同时,探索社区高血压管理和医联体建设等多种创新模式。2008—2018年全人群死亡监测分析表明,“示范区”人均期望寿命由81.48岁上升至82.38岁。男性由79.66岁上升至80.31岁,女性由83.44岁上升至84.51岁,而非“示范区”男性人均期望寿命无上升趋势;“示范区”AMI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年度变化百分比大于非“示范区”(粗死亡率:-5.36% vs. -4.02%;标化死亡率:-6.27% vs. -5.41%)。


重庆市和贵阳市通过持续建设健全慢性病监测系统,对“示范区”人口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进行了分析,发现“示范区”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呈显著下降趋势,由2012年的17.21%下降至2017年的15.38%,各年度均低于非“示范区”,而非“示范区”未见明显的年度变化,2012年和2017年分别为16.79%和17.05%。贵阳市分析发现,2018年“示范区”(含2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示范区”)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为15.95%,其中,CVD早死概率为7.48%,即,当年30岁的人群如果预计按当年30~69岁各年龄组的CVD死亡概率存活到69岁,由于CVD死亡的总体概率为7.48%。

04

心血管病

4.1 心血管病流行趋势

中国CVD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CVD现患病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 300万人,冠心病1 139万人,心力衰竭890万人,肺源性心脏病500万人,心房颤动487万人,风湿性心脏病250万人,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人,下肢动脉疾病4 530万人,高血压2.45亿人。


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CVD占首位。2019年农村、城市CVD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农村CVD死亡率从200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


2019年农村CVD死亡率为323.29/10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164.66/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58.63/10万;城市CVD死亡率为277.92/10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148.51/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9.41/10万。


4.2 冠心病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2019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121.59/10万,农村为130.14/10万。2019年冠心病死亡率继续2012年以来的上升趋势,农村地区上升明显,到2016年已超过城市水平。


2002—2018年AMI死亡率总体呈上升态势,2019年略有降低。从2005年开始,AMI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农村地区AMI死亡率不仅于2007年、2009年、2010年超过城市地区,而且自2012年开始农村地区AMI死亡率明显升高,并于2013年开始持续高于城市水平。


2013年中国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中国大陆≥15岁人口冠心病的患病率为10.2‰,60岁以上人群为27.8‰。与2008年第四次调查数据相比(7.7‰),总患病率升高。2013年中国大陆≥15岁人口冠心病的患病人数为1 140万,比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全年龄段冠心病患病人数增加了约108万。


China PEACE分析了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机抽样确定的162家二、三级医院的13 815份住院病历,发现2001—2011年,全国每10万人中,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按自然人口数估计,STEMI住院率从2001年的3.7/10万增高至2006年的8.1/10万和2011年的15.8/10万。


China-PEACE研究显示,中国AMI患者的医疗过程和结果存在显著的地理差异,这种差异在2001、2006、2011、2015年四个时间节点持续存在。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分析显示,中国不同级别医院STEMI患者的治疗和结局存在显著差异。与省级医院相比,地、县级医院的STEMI 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比例较低,发生院内死亡的比例较高。


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CPACS)纳入了中国大陆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0家医院的15 140例ACS患者,结果表明ACS患者出院后规范二级预防药物的应用率逐年下降,出院时应用率为86%,1年后降至68%,2年后降至59.7%。其中,三级医院出院时应用率为90.1%,1年时降至71%,而二级医院出院时仅为79.5%,1年时降至64%。此外,收入水平较低的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和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率较低。


一项对全国不同地区53家医院3 387例AMI发病24 h内患者的研究显示,30 d内再入院率为6.3%,近50%发生于出院后5 d内。其中77.7%因为心血管事件入院,包括心绞痛(31.2%)、心力衰竭(16.7%)和AMI(13.0%)等。再入院率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前瞻性研究结果相近,但低于美国国立数据库的数据(约7.5%)。


China-PEACE研究表明,中国AMI患者出院后早期心肌梗死再发率较高,1年内再发心肌梗死率为2.5%,其中35.7%发生在出院后30 d内,再发心肌梗死患者1年病死率升高25.42倍,早期再发心肌梗死患者1年病死率最高(53.5%)。


CAMI研究分析了2013—2016年80家收治STEMI患者≥50例且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能力的医院,这些医院共连续收治29 581例STEMI患者,住院病死率为6.3%。结合中国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及美国心肌梗死质量标准计算综合质量评分(OBCS)后显示,较低OBCS(<71.1%)医院、中等OBCS(71.1%~76.5%)医院和较高OBCS(>76.5%)医院STE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7.2%、6.6%和5.4%。


根据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中开展心血管病诊疗的1 910家三级公立医院(占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数的79.5%)和2 124家二级公立医院(占全国二级公立医院数的35.9%)的10 259 521例CVD相关住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不含军队、中医类医院),2020年中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为1 014 266 例。


全国87家心脏中心参加的中国心脏外科注册研究(CCSR)数据显示:2013—2016年,共有56 776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接受手术时平均年龄为(61.8±8.8)岁,女性占24.6%。CABG术后总的院内死亡率为2.1%。


2017—2019年在中国9个地点针对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或CTA的6 000余例患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表明面部特征与冠状动脉疾病(CAD)风险增加有关,该团队开发并验证了一种基于面部照片检测CAD的深度学习算法,该算法可以辅助识别CAD,有望用于门诊CAD概率评估或社区CAD筛查。


4.3 脑血管病

2019年,脑卒中是导致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达2 189 175人,与2009年相比,死亡人数上升了12.4%。2019年,我国新发脑卒中3 935 182人,脑卒中患者达到28 760 186人。脑卒中也是2019年DALY的首位原因,DALY数达45 949 134,年龄标化DALY率为2412.52/10 万。


2019年,中国居民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49.56/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22.17%。在所有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病位列恶性肿瘤(162.46/10万)和心脏病(160.26/10万)之后,为死因顺位的第3位。


城市居民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29.41/10万,占城市总死亡人数的20.61%;农村为158.63/10万,占22.94%。中国居民脑血管病粗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


2003—2019年,农村人口脑血管病各年度的粗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居民。2006—2009年,城市居民脑血管病粗死亡率增长1.41倍,农村增长1.44倍。2009—2012年,脑血管病的粗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在2013—2019年又略有上升,且农村地区相对显著。


1997—2015年,CHNS对15 917名居民的分析显示,年龄标化脑卒中发病率在北方地区为4.17/1 000人年,南方地区为1.95/1 000人年,南北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种差异存在于农村而非城市。层级模型分析提示,地区差异可用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来解释。


2013年全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流行病学研究对分布于155个疾病监测点的178 059户家庭进行面对面调查,在595 711名参与调查的人群中,TIA加权发病率为23.9/10万,男性为21.3/10万,女性为26.6/10万。据估计,全国每年新发TIA达31万人。


2013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为1596.0/10万,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 114.8/10万,农村(1 291.1/10万)高于城市(814.4/10万)。脑卒中标化患病率最高的是华中地区(1 549.5/10万),其次为东北地区(1 450.3/10万)和华北地区(1 416.5/10万),最低的是华南地区(624.5/10万)。


2019年度脑血管病监测平台显示,全国31个省份共纳入291 6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发病4.5 h内到院者rt-PA静脉溶栓率为30.4%,住院死亡率为0.4%。


4.4 心律失常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上注册系统的资料统计和省级质控中心上报数据,受COVID-19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心脏起搏器置入86 181例,较2019年下降了4.8%,其中双腔起搏器占73%;起搏器置入适应证主要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5.0%)、房室传导阻滞(41.5%)和其他适应证(3.5%)。希氏束-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包括希氏束或左束支起搏,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临床研究在国内进展迅猛。左束支起搏技术源于国内,自2019年已经在国际心血管病相关杂志上发表了70 多篇学术论文。


2012—2015年CHS研究发现,中国≥35岁居民的房颤患病率为0.7%,农村(0.75%)高于城市(0.63%),其中34%的患者为新发现的房颤,自己并不知晓。


中国脑卒中筛查项目(CNSSS)在2013—2014年对1 252 703名40岁以上成年人的调查显示,中国12%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房颤,以此推算,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房颤的患者超过215万人,而该部分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比例很低,仅为2.2%,其中98.2%的药物为华法林。


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对2011—2014年32家医院7 977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分析发现,CHA2DS2-VASc评分≥2分和1分的患者接受口服抗凝药物的比例分别为36.5%和28.5%,0分的患者也有21.4%使用抗凝药物。三甲医院为9.6%~68.4%,非三甲医院为4.0%~28.2%。


据全国房颤注册研究网络平台数据显示,房颤导管射频消融(RFCA)比例逐年增加,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房颤RFCA占总RFCA手术的比例分别为27.3%、31.9%、33%和32.2%。目前房颤RFCA仍以环肺静脉电隔离为主,占总体消融量的60.2%,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0.4%,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0.1%。


RFCA已在中国600余家医院广泛应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上注册系统资料显示,自2010年起导管射频消融手术量持续迅猛增长,年增长率13.2%~17.5%。受疫情影响,2020 年射频消融手术量为102 864例,较前几年明显减少。2020年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比例为40.7%,房颤射频消融比例为32.2%,与2019年基本持平。


2005年7月~2006年6月,一项前瞻性研究对678 718人进行了随访,共发生2 983例死亡,其中心脏性猝死(SCD)284 例(9.5%),SCD发生率为41.8/10万,男性高于女性(44.6/10万 vs. 39.0/10万),估测中国每年发生SCD约50万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上注册系统的资料统计和省级质控中心上报的数据,受疫情影响,2020年ICD置入量较2019年略有下降(4 800例 vs. 5 031例)。2020年置入的ICD中,单腔占比50%;一级预防占比53%,二级预防占比47%。


中国10家医院230例长QT综合征(LQTS)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LQT1型(KCNQ1突变,占37%)、LQT2 型(KCNH2突变,占48%)和LQT3型(SCN5A突变,占2%)是其主要亚型。


中国离子通道病注册中心及国际项目协作小组研究显示,LQTS 先证者平均发病年龄为(17.3±14.2)岁,20岁以前发病者占60%,女性占76%。其中儿童LQTS恶性度高,临床表型多呈现为复

转自公众号:健康北京

收藏文章
欢迎访问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

欢迎访问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BHA)©版权所有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8号国润大厦11层1125室 100037

Tel:010-88204095 / 88203419 | Fax:010-88204189 | E-mail: bjgxyfzxh2002@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 502023409 京卫网审[2013]第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