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指南修订>《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启动会纪要>文章正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启动会纪要

管理员发布|2022-01-13 18:41|收藏文章

  时间:2015-7-19  地点:北京格兰云天酒店

  2015年7月19日,在国家卫计委疾控局的支持下,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联合主办,《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吴兆苏、高润霖、霍勇、朱鼎良、王文、孙宁玲、李南方教授主持。卫生计生委疾控局慢病处吴良有处长、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主席刘力生教授与高血压及相关领域专家潘长玉、张维忠、陈鲁原、李小鹰、潘长玉、牟建军、吴海英、谢良地、李勇、张新华、严晓伟、朱俊、米杰、陈伟伟、张宇清、陈晓平、王玉、张利教授参加了会议。指南工作组曾哲淳、隋辉、何新叶参加会议。

  首先,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吴兆苏教授致开幕辞,代表高血压联盟,欢迎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参加指南修订启动会。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2005年、2010年修订版指南,广泛综合了专家意见,符合中国国情,对中国高血压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高血压及相关领域有了长足的进展,积累了更多的证据,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决定启动对2010版指南的修订,根据现有的证据,对2010版高血压指南中不明确的信息予以明确,特别要多引用中国的证据。欢迎各位专家对高血压各个领域的修订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收集科学证据的基础上,通过争论取得一致的科学结论。希望通过指南的修订,进一步推动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和临床实践,提高防治水平,并培养更多高血压防治领域的中青年骨干。

 

  刘力生教授讲话:1、美国指南的文献搜集工作严谨,在此次修订中我们应向他们学习借鉴。2、近几年对国际指南和我国指南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针对性地在做一些科研工作,积累了新的证据和经验,研究结果可向指南提供证据,根据我国自己的证据对指南进行修订。国际指南中的标准,适用于中国的现状的,也可以采用。3、指南是转化医学的重要步骤,我们要通过制定指南,把现有的防治知识和技能转化到基层,便于基层应用。

  吴良有处长讲话: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对高血压防治指南的修订非常重视并大力支持。近期发布的中国居民慢病报告中,近十几年高血压流行处于上升趋势,患病率达25.2%。对于高血压的防治,高血压指南发的作用非常大。特别是医改实行以后,对于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基层高血压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高血压防治在基层的落实。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正在以高血压、糖尿病为切入点,着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高血压患者的日常诊疗和管理交由基层,病情不稳和发生并发症后才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这意味着大量高血压患者回流到基层,对基层的人力和工作机制提出很大的挑战。目前正在制定的慢病中长期规划,慢病防治工作要关口前移,加强对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的管理。高血压指南面临着再次修订的机遇,高血压指南的修订是整个慢病防控技术方面的重要工作,势在必行。在修订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政策层面上的变化,卫计委疾控局会全力支持。

  王文教授介绍了指南修订的背景和前期的准备工作;介绍了部分专家建议的指南修订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糖尿病等高危患者降压的目标,诊室外血压在高血压诊断中地位,降压药的选择,改善血压达标率的策略和措施等);并对指南修订计划做了说明。陈伟伟教授介绍了高血压文献检索和证据评估的相关问题。

  高润霖院士:中国高血压指南是国内最好的指南,本次修订应在原指南框架下修订。针对问题检索文献,系统综述,要有评估标准。指南修订有程序。

  霍勇教授: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仍适用现在,在原框架下修订。指南修订讲科学问题要简明实用;与相关疾病指南不冲突;重视高血压社区管理,防治体系建设,分级诊疗。

  潘长玉教授:中国高血压指南最规范和科学;糖尿病降糖治疗对大血管事件影响不明显,但降压治疗效果好;配合好专题研讨会。

  孙宁玲教授:检索文献,证据评估,组织评估小组。讲明新亮点、高血压特点;靶器官损害的指标;移动医疗展望。

  李南方教授:说明新形势下的问题;防止队伍的建设;防治体系建设;重视中国自己的原创研究证据。

  张维忠教授:2010年指南框架维持不变,是修订。证据级别:I,II,III级,推荐强度:A,B,C,容易接受。

 

  全体专家争先恐后,积极发言,就指南修订的方方面面,包括指南修订的框架、指导思想、国情特点、证据采用、文献检索和评估、生活方式干预、高血压的药物治疗、特殊人群高血压的降压目标、社区管理、改善三率的措施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宝贵意见(详见录音记录)。

 

  朱鼎良、刘力生、王文教授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做会议总结。

  朱鼎良教授:1、在2010年指南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确定需要修订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修订,修订处要重点列出证据。2、关于如何修订,主要检索评估上一次指南修订之后的文献,国内外证据都可采用。对某些争议比较大,不能达到共识的问题,可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支持率>70%的可采用。3、在基层,指南的知晓率很低,指南制定后要加强在基层的推广。

  刘力生教授:1、要保持指南的延续性,在原指南基础上修订、改进、补充,与时俱进。2、高血压是心血管事件链的切入点,要加强各学科的互联互通,不能出现相互矛盾之处。3、指南制定会如何落地,应用到基层,推广是最重要的。要采用适当措施加强指南的推广宣传。每一章节列出简明要点,便于基层推广。

  吴兆苏教授:为加强国际交流,争取《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英文出版。

 

  王文教授:同意朱所长和刘主任的总结意见。

  1、指南的名称不变,仍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原指南的框架下进行必要的修订。

  2、中国有证据的,要采用中国证据;没有中国证据的,参考国外的证据。

  3、跟内分泌科、肾脏病科、神经科、老年病科等高血压相关学科组织研讨会,对相关重要的争议问题尽可能达成共识。

  4、文献检索和证据评估:文献检索的重点放在近几年,并全面检索以往的文献。检索结果由10个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进行文献评估。

  5、避免利益冲突,跟企业保持一定的距离。指南修订的过程、程序要规范化。总目标是修订出有中国特色的、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会议就很多问题达成广泛共识,取得圆满的成功。9月份中国高血压年会前一天召开指南修订委员会全体会议。

 

隋辉

2015/7/20

转自公众号:健康北京

收藏文章
欢迎访问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

欢迎访问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BHA)©版权所有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8号国润大厦11层1125室 100037

Tel:010-88204095 / 88203419 | Fax:010-88204189 | E-mail: bjgxyfzxh2002@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 502023409 京卫网审[2013]第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