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2018年中国约有49.7万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死亡归因于高身体质量指数|Cell Press对话科学家


医学
Medicine


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全球人口健康和预期寿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中,高身体质量指数(BMI)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全球有34亿成年人受到高BMI的影响,其中近15%生活在中国。随着时间推移,中国肥胖人群还在不断增长。不断扩大的肥胖流行趋势和其带来的沉重心血管和糖尿病负担,是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威胁。因此,如何更精确地估计中国归因于高BMI的心血管和糖尿病疾病负担,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教授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研究员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Med发表题为“Rapid increasing burden of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used by high body mass index in 1.25 million Chinese adults, 2005–2018”论文。基于中国125万中国成年人数据,首次系统报道了2005-2018年中国不同年龄和性别归因于高BMI的心血管和糖尿病疾病负担。这为肥胖的干预管理措施和相关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该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和中国高血压调查三个大规模的全国和省级代表性项目,获得125万20岁以上人群的BMI数据。利用贝叶斯时空层次插补模型估算2005-2018年全国及各省份年龄别、性别、省份别的平均BMI水平。采用“反事实理论”计算人群归因分值及95%不确定性区间,结合死亡人数估算死亡人数、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LL)、早死寿命损失率。

研究估计2018年中国约有49.7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于高BMI,其中糖尿病死亡4.4万,心血管死亡45.3万(缺血性心脏病死亡17.8万,缺血性脑卒中死亡7.6万,出血性脑卒中死亡11.8万,高血压性心脏病死亡8.2万)。
2005-2018年间归因于高BMI的心血管和糖尿病负担急剧增加
2018年高BMI导致的总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年龄标化死亡率为38.86/10万,相比2005年(33.11/10万)增加了17.35%,平均年变化率为1.09%。2018年死亡人数为49.7万,相比2005年(28.5万),增加了74.68%。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高BMI导致的糖尿病的年龄标化死亡率2005-2018年间的平均年变化率为3.92%。
2005-2018年归因于高BMI的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糖尿病粗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缺血性心脏病粗死亡率从2005年的10.48/10万人上升至2018年的16.56/10万人,缺血性脑卒中粗死亡率从4.17/10万人上升至7.07/10万人,出血性卒中从2005年的9.91/10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10.97/10万人,高血压心脏病从4.11/10万人增加到7.64/10万人,糖尿病从1.88/10万人增加到4.10/10万人。从年龄标化死亡率来看,归因于高BMI的出血性卒中年龄标化死亡率从2005年的10.56/10万下降至2018年的9.84/10万。

男性的负担比女性重
2018年中国49.7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于高BMI,其中男性28.2万,女性21.5万;1197.3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YLL归因于高BMI,其中男性749.4万,女性447.6万。
从具体年龄组来看,2018年,男性高BMI导致的总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从20-24岁的2.78/10万上升到80岁以上人群的452.87/10万,女性从20-24岁的0.94/10万上升到80岁以上人群的481.79/10万。除80岁以上年龄组外,各年龄组女性死亡率均低于男性。

归因于高BMI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死亡负担存在明显地区差异
中国各省份归因于高BMI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死亡负担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南方省份归因于高BMI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年龄标化死亡率较低,而东北、西北和环渤海地区较高。

高BMI导致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年龄标化YLL率在健康区域三较高。此外,在健康水平较低的区域,归因负担增速更为明显。

高BMI是一个紧急但可预防的健康问题。本研究提示,不同性别、年龄和省份人群归因于高BMI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和YLL均显著增加,意味着我们迫切需要基于证据的政策和干预措施。此外,研究利用中国125万成年人确定了疾病负担最严重的年龄、性别群体和地区,为未来针对性的肥胖干预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依据。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田奕欣为本文第一作者,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王增武教授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周脉耕研究员为本文通讯作者。

作者专访

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特别邀请王增武教授和周脉耕研究员进行了专访,请他们为大家进一步解读。











作者介绍


王增武
教授
王增武,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主任医师,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会长。研究领域包括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心血管病防治等方面。

周脉耕
研究员
周脉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慢病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领域包括慢性病防控,人群健康测量与评价,环境与健康等方面。

田奕欣
博士研究生
田奕欣,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在读博士生。

相关论文信息

论文原文刊载于Cell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Med上,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论文

▌论文标题:
Rapid increasing burden of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used by high body mass index in 1.25 million Chinese adults, 2005–2018
▌论文网址:
https://www.cell.com/med/fulltext/S2666-6340(23)00187-3
▌DOI:
https://doi.org/10.1016/j.medj.2023.05.008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BHA)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