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协会简介>2025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社区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祈年论坛圆满落幕>文章正文

2025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社区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祈年论坛圆满落幕

管理员发布|2025-10-28 18:06|收藏文章

       在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美好时节,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社区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祈年论坛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成功举办。

 

本次盛会汇聚了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社区健康管理者一百余人,围绕“强化社区管理,共创慢病防控新未来”的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备受瞩目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动仪式成为了此次会议的焦点,标志着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开幕式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社区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红主持,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会长王增武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苗艳青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处长肖革新、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王宝华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张文中、世界卫生组织东城合作中心主任李启青、中国疾控中心标准处处长雷苏文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陶茂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院长吴英峰北京社区卫生协会王力宇、张向东等先后在在开幕式作精彩致辞。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社区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红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会长王增武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苗艳青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处长肖革新

 

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张文中

 

世界卫生组织东城合作中心主任李启青

 

中国疾控中心标准处处长雷苏文

 

北京社区卫生协会王力宇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陶茂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院长吴英峰

 

北京社区卫生协会张向东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王宝华

会议期间详细介绍了《“三高”共管基层实施路径与技术》(口袋书)的应用以及基层“三高”管理系列团体标准并针对三个团体标准定稿发布;会议颁发了“慢病综合管理实践活动优秀全科医生奖”等荣誉证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之《老年常见重大慢病防控及其危机重症转化救治的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启动仪式作为此次会议的高潮部分,是象征着智慧与希望的光启仪式。随着一束束光芒照亮舞台中央,标志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式启航。这不仅是一个物理上的启动,更是精神上的激励,激励着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攀科技高峰。此次启动仪式不仅是对过往科研成果的总结与肯定,更是对未来科技蓝图的一次宏伟擘画,预示着我国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

 

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此次启动仪式不仅增强了大家对国家科技发展前景的信心,也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爱国情怀。他们相信,在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一定能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邀请了多位国内顶尖专家进行主旨演讲,内容涵盖流行病学最新进展、社区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应用、以及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等多个方面引起现场的热烈反响,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祈年论坛作为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智慧医疗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与“社区-医院联动机制建设”两大热点议题,专家交流、案例分享等形式,深入剖析了当前慢病防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索了科技赋能下的新型管理模式。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各位专家的讲座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增强了做好慢病社区管理的信心和决心

随着会议圆满落幕,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社区管理专业委员会与会的各位委员表示,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合作共享,为推动我国慢病防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王红主任用四个F对大会进行了高度概括:现实(Fact)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大慢病患者的数量,同时多病共存的问题凸显;反思(Feeling)我们基层每一位医生都应该反思有没有从一个全科的思维理念管理辖区患者,有没有真正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管理辖区居民;发现(Find)国家对强基工程的决心、基层越来越多的医生接受三高共管、共病共防的理念,也更注重主动健康的重要性和意义;行动(Feature),我们通过立规立标、通过科研项目的引领才能更好地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通过“强化社区管理,共创慢病防控新未来”系列活动作为新的契机,继续践行“凝心聚力、健行志远、健康中国”的初心使命。 

撰稿:王红

审阅:王增武、钟久昌


转自公众号:健康北京

收藏文章
欢迎访问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

欢迎访问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BHA)©版权所有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8号国润大厦11层 100037

Tel:010-88204095 / 88203419 | Fax:010-88204189 | E-mail: bjgxyfzxh2002@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 502023409 京卫网审[2013]第0019号